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肾脏 > 肾结石
编号:10396051
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肾结石35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8-0724-01

    肾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以发作时患侧腰部阵发性绞痛,并向小腹部及大腿内侧放射为特点,属中医“石淋”范畴。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医药治疗肾结石3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有关资料及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35例中,男24例,女11例;30~40岁8例,40~50岁11例,50~60岁10例,60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35例均经X线摄片及B超检查确诊。35例均有患侧腰部阵发性绞痛发作史。

    2 治疗方法

    根据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兼顾行气,软坚,活血化瘀之原则,临床应用自拟三金排石汤:鸡内金30g,金钱草30g,海金沙(包煎)20g,蓄15g,瞿麦15g,滑石15g,车前子(包煎)15g,丹参10g,王不留行10g,赤芍10g,陈皮12g,枳壳10g,芒硝(冲服)10g,牛膝15g,甘草6g。随证加减,血尿加小蓟、生地;刺痛加元胡、三七粉;发热加双花、公英、黄柏;肾虚加枸杞子、山萸肉。此方适用于邪实而正未虚者。日1剂,水煎500ml左右,分2次服,服后大量饮温开水,并加强活动,6剂为1疗程,每服1疗程,休息3天。如未见结石排出,可继服第2疗程。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以排出结石,症状完全消失,经X线摄片及B超示阴影消失为治愈。35例中治愈30例,3例无效,2例因伴并发症无信心治疗而中断。治疗时间最长20天,最短6天,平均12天。

    4 体会

    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其原因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结石的形成除与人体内尿的结晶饱和度和尿中抑制物质有关外,还与尿量、尿酸碱度、尿钙的含量、内分泌、泌尿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丹溪心法·淋》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云:“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中医皆用清热利湿之法,促使结石的排出。笔者在临床中,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兼行气软坚,活血化瘀之方法,自拟三金排石汤,方中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通淋软坚化石、蓄、瞿麦、滑石、车前子利尿通淋,丹参、赤芍、王不留行活血化瘀,陈皮、枳壳行气,芒硝泻下,甘草缓急,配合牛膝引石下行。诸药合用,增加排尿量,加快输尿管的蠕动频率,使结石排出。

    作者单位:273314山东省平邑县临涧医院

    (收稿日期:2002-11-24)

    (编辑 纪永健), http://www.100md.com(焦念元)